武汉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是江汉大学直属的科学研究机构和新型高校智库。研究院下设办公室、《武汉学研究》编辑部、城市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经济社会研究所等机构,共有研究人员30人,其中博士13人。同时,江汉大学23个人文社科研究机构在业务上都归武汉研究院联系和指导,目前虽然没有完全做到,但是学术联系和交流仍然较为紧密。尤其是城市研究中心、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这四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都在武汉研究院内办公和交流。

    武汉研究院是一个开放性的学术研究和咨政建言的平台,通过发布开放性课题组建研究武汉、服务武汉的学者群体,形成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的学术网络。研究院成立了武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武汉研究院文库》编委会、《武汉学研究》编委会等智囊机构。学术委员会聘请省内知名学者担任委员,长江学者、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心主任马敏教授为主任委员,江汉大学杨卫东教授、涂文学教授、李卫东教授为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教授、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段超教授、黄冈师范学院院长陈向军教授、武汉社科院院长李立华研究员、武汉大学张星久教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秦尊文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王泽龙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汪海粟教授、湖北大学靖国平教授、湖北工业大学王定波教授以及我校邓正兵教授、庄桂成教授、黄其新教授等人为委员。咨询委员会正在筹建中。

武汉研究院的理念宗旨有两点:第一,以科学决策引领学术研究,以学术研究支撑科学决策。第二,立足武汉,研究武汉,服务武汉。武汉研究院各科研机构都以武汉研究为主要领域和方向,城市研究中心的武汉城市史研究、武汉抗战史研究,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的武汉作家研究、武汉方言研究、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发展研究中心的武汉制造业研究等等都已经在学术界拥有一定特色和优势。在此基础上展开的现实问题研究,涉及武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在武汉市乃至湖北省都产生了较好的效益和影响。

武汉研究院的工作任务包括:第一,根据武汉的发展需求,自行发布研究课题。第二,与相关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对策应用研究。第三,面向行业产业,围绕国有企业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规划等开展决策咨询研究。第四,积极申报研究武汉的各级各类课题。具体工作包括发布开放性课题、编辑出版《武汉学研究》、编纂发布《武汉企业发展报告》、编纂出版《武汉研究院文库》、编辑“专家观点”报送市领导和职能部门、举办武汉研究院讲坛等,努力培育四大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公众影响力和人才成长力。

    武汉研究院围绕武汉地区的发展战略需求,聚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整合江汉大学以及武汉市的优势资源,进行高层次的学术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在各项都取得较大的成就,产生了较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反响。2014年以来,武汉研究院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市社科项目和其他各级各类课题共100多项,到账经费累计1000多万元。其中,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就达9项。近年来,研究院出版学术专著20多部,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6篇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多部(篇)论著(论文)获得湖北省和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级奖。

    武汉研究院对武汉市和湖北省的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撰写咨询报告获得省市领导的批示,有原副省长曾欣的批示,有武汉市周先旺市长的回信。涂文学院长有关乡村振兴的系列咨询建议获得万勇等多位省领导的批示,关于汉江流域开发的建议获得原省委书记李鸿忠的批示,关于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获得原湖北省省长王国生的批示,武汉新区的文化建设,东湖风景区的前期文化建设政策建议中,提出要发展具有自然、生态特色的东湖,而不能盲目地模仿西湖,获得市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关于发展湖北高职教育的对策建议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关于发展湖北学前教育的调研报告获湖北省教育科研一等奖,《武汉赛车时尚产业发展研究》获得武汉市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关于汉江流域开发的对策建议获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二等奖、省委决策理论奖三等奖。

        2020年,武汉研究院被学校确定为研究生招生单位,开始与人文学院、商学院、教育学院联合招生研究生。12月,武汉研究院入选“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同月,武汉市政协和江汉大学决定依托武汉研究院,合作建立武汉政协智库。展望未来,武汉研究院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答题”,依据武汉经济社会建设“选题”,在服务企业、基层中“解题”,在育新机、开新局中“破题”,尽心竭力,不负使命,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为建立现代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建言献策,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的大武汉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