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汉研究院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教授 李卫东
在本次政府报告中,克强总理指出: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十三五”期间我国主要的工作任务和重大举措,“要持之以恒,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报告还提到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启动绿色制造重大工程、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等重要工作,进一步阐释了“美丽中国”建设的理念和路径。
“美丽中国”这一表述是我党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在十八大报告中,我党将“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并列,独立成篇,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人类发展新境界。“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党面对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能源资源约束越来越明显和生态系统退化日益严重等现实状况所提出的应对措施,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美丽中国”的实现固然需要经济和技术的力量,但仅靠单纯的经济和技术手段是无法达到的,需要全体中国人民长期努力和共同参与。2015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时提出:改善生态,人人有责,要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要从爱惜每滴水、节约每粒粮食做起,身体力行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人的行为受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念的支配,人人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需要文化上的整体自觉,因此从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念入手,通过文化建设的手段,逐步改善人民日常行为方式以及各种经济主体的活动和行为,是解决当前资源环境危机,建设“美丽中国”必然路径。
文化是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和周围环境逐步积累起来的,与自身生活和生产相关的知识或经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和表现。文化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投影,也是人类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基本方式。文化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取决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发展。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文化形态也有所不同,对应的文明类型也不一样。在工业文明时代,我们的文化观念偏重于强调发展。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在这种文化观念下发展的工业文明也必然伴随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当今,我们面临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危机问题既是一个文明发展中的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生态文化的内核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意识与价值观念,表现了人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态度与方式,因此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大力培育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内涵丰富,其中既包括精神文化的内容,也包括物质文化的要素,此外还包括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的文化要素等。其中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价值观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等思想观念等;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生态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包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和谐的体制、机制,促进生态发展的相关制度、法律、法规、组织机构等;生态物质文化是生态文化的物质层面,也是生态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重要表现形式,诸如生态型的建筑、服饰、交通、饮食、生活器具等;行为文化主要指人类生态化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是生态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容,包括绿色出行、节约用电等低碳生活方式,还包括垃圾分类、绿色消费等行为方式,其关键是转变传统消费模式和高能耗的生活方式等。
在生态文化构成的四个方面中,从自上而下的角度看,生态制度文化建设最容易实现,其次是生态物质文化建设,最难的是生态行为和精神文化建设。因此,生态文化建设与培育应该首先从建章立制开始,通过贯彻国家相关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通过全国人大和各级地方人大立法和各部门规章制度的建立,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规范和要求。俗话说“习惯成自然”,通过制度约束养成人们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生态文化就进一步发展了。在生态制度文化建设中,环境政绩综合考评制度、生态补偿政策制度、环境保护追责制度和绿色GDP统计、环境准入、环境审计等都是重要内容。
在生态物质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内容是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对生态环境、健康食品等物质需求。比如,对城市发展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建设高效的城市给排水、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交通系统,规划足够的公园绿地、绿道等;大力改造农村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乡村”;推广科学农业技术,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生产健康、环保农产品;推广环保节能技术,实现工业绿色制造等。
生态行为文化直接受生态精神文化影响,是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具有生态价值,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活动等。培育良好的生态行为要以人为本,即重视每个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重视他们的生态需求和参与意愿,明确他们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主体意识和主体责任,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树立新的生态道德风尚,改变落后的传统观念和陋习,大力推行节能产品应用,垃圾分类处理,鼓励健康出行等。
精神文化是生态文化构成要素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其他文化形态发展的根源和内在推动力。生态精神文化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指望通过轰轰隆隆的宣传,人民的生态意识在一夜之间就提高了,必须通过长期艰苦的教育来进行培育。要培育良好的生态文化,要从娃娃抓起,加强民众对生态文化认知,养成民众特别青年学生和国家公职人员生态思维的习惯,并树立良好的生态信仰。要让生态教育贯穿每个人成长的各个时期,覆盖到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教育使生态观念和意识深入人心,并自觉地把可持续发展观念贯彻到生产和生活方式中。
转自新浪湖北http://hb.sina.com.cn/zt/guancha4/index.shtml